这两天的朋友圈又被新上映的电影刷爆了,如果不是朋友圈,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部电影,既然大家都在关注,自然有关注的理由,而我只知道,这部电影都把你们感动了,因为你们都流泪了…
3.14上映的台湾爱情电影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》,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。我几乎不看韩剧(因为我没有韩国欧巴那么帅,看着闹心,哈哈哈…开玩笑),就更不知道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内容,但是从电影的名字应该知道是一个悲剧;再加上是爱情剧,那么剧情的套路应该了然于心了,悲情三要素:车祸癌症治不好;三要素一个都不会少。
他,张哲凯,16岁那年,生母因他患有癌症,留下房子和一笔钱,弃他而去。
她,宋媛媛,16岁那年,爸爸妈妈弟弟出车祸死了,她成了孤儿。
她接近他,搬去跟他一起住,两人像是情侣,因为睡在一张床。两人又像是家人,因为除了有过一次亲吻,没有过别的行为。两人保持着“友谊至上,恋人未满”的暧昧,一起走过人生最黄金的时候。
。
。
。
(此处省略故事情节,看图脑补;我想根据悲情三要素,我想大家都应该已经脑补出大致的故事情节了)
。
。
继续脑补
故事结束
。
。
我是个泪点不高也不低的人(为什么真没说?因为我会因为委屈的事情流泪,但我不会因为故事情节流泪),看悲剧很少掉过眼泪。但是伴随着电影中故事的推进,尤其从男主视角转成女主视角,交织回忆倒叙的时候,整个电影院此起彼伏,交相辉映着啜泣声。(说实话,如果你最近情绪比较压抑,正好可以借助这部电影,在电影院好好的哭一场,就当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)
电影之所以感人催泪,不得不说陈意涵起了最关键作用。
其一,她有着人畜无害,水汪清澈的大眼睛,演起少女来也不会有违和感。
其二,作为37岁中年妇女的她,有着较丰富的人生阅历,能够酝酿出充沛的情绪,层层递进,爆发超强的感染力。
尽管电影院中收割了一大波眼泪,但一码归一码,我客观理智来说,电影并不是一部好电影,剧情有非常严重的硬伤。
爱会让人变得自私,那怕需要伤害其他人来成全自己。实话实说,生活中是有这样的人,但你电影却不能这么拍呀,怎么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。
作为青春爱情电影,主要的观影人群是未成年,或者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。这群人可能是刚恋爱的情侣、可以是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爱人、更有可能是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单身青年(比如我),也有可能是未成年人;这时候正是他们世界观,爱情观形成的重要时期,而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》能给到的作用,无异于一剂毒药,不知其可也。
还有一大败笔,就是宋媛媛最后的殉情,有为了制造悲情而悲情的嫌疑,看似在讴歌爱情的伟大,实则是在放大女主的脆弱,生命不能承受之轻。
我想很多的单身的人都曾幻想过自己以后的爱情,但是真的有一天拥有了所谓的爱情,那么所拥有的爱情和理想中的爱情一样吗?我不知道,我想这个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;
殉情,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,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,中国有梁祝化蝶。但一定要分清区别,他们讴歌的是敢于突破阶级的勇气,赞扬对爱与自由的向往。那么反观这部电影的殉情,是讴歌要对爱忠贞?我想应该不是吧,最起码在我的认知里,生命高于一切!!!
就这样吧,伴随着电影院的啜泣声,你们的纸够用吗?不够用找我要哦,我带上纸,你带上我,我们哭倒在电影院;